关注三考向,考虑六方法
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根据语境读懂、领会某一个句子的意思,能从语句内容、语意阐释和语气效果等方面把这个句子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文言文翻译对理解文言文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文学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综合理解能力和做题的细心程度,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也是最容易失分的点。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可按以下两个步骤进行。
关注三考向,明白采分点
一、实词[思考是否为5种特殊实词]
作为采分点的实词,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把关键实词翻译到位,就是对句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特殊难解词语进行准确理解,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
二、虚词[思考译或不译]
作为采分点的虚词,主要指文言语句中的副词、连词、介词。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
(1)必须译出的——有实词义项的要译出实义,如作代词的“之”“其”等;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如“之”“而”“以”“于”等。
(2)不必译出的——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对关键虚词的翻译,要仔细辨明词性及意义,能译则译,不需要译出的切不可强行译出。
三、句式[思考是否为特殊句式]
文言句式在翻译题目中是重要的得分点,翻译时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是关键。考生要注重积累,重点掌握容易忽略的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应詹,字思远,汝南南顿人,魏侍中璩之孙也。詹幼孤,为祖母所养。年十余岁,祖母又终,居丧毁顿,杖而后起,遂以孝闻。家富于财,年又稚弱,乃请族人共居,委以资产,情若至亲,世以此异焉。弱冠知名,性质素弘雅,物虽犯而弗之校,以学艺文章称。司徒何劭见之曰:“君子哉若人!”初辟公府,为太子舍人。赵王伦以为征东长史。伦诛,坐免。成都王颖辟为掾。时骠骑从事中郎诸葛玫委长沙王 奔邺,盛称之非。玫浮躁有才辩,临漳人士无不诣之。詹与玫有旧,叹曰:“诸葛仁林,何与乐毅之相诡乎!”卒不见之。
(选自《晋书•应詹传》)
先解释各句中的关键实词、关键虚词、文言句式,再翻译句子。
(1)弱冠知名,性质素弘雅,物虽犯而弗之校,以学艺文章称。
①关键实词:性质—_______;校—_______;称—_______
②关键虚词:以—________
③文言句式:弗之校—________
④译文:_________
(2)伦诛,坐免。
①关键实词:诛—________;免—________
②关键虚词:坐—________
③文言句式:伦诛—________;坐免—________
④译文:__________
(3)诸葛仁林,何与乐毅之相诡乎!
①关键实词:诡—________
②关键虚词:相—________
③文言句式:何……乎—________
④译文:___________
答案:
(1)①性质,古今异义,本性;校,一词多义,计较;称,一词多义,出名。②以,介词,凭借。③宾语前置句。④(应詹)在弱冠之年就出名了,他天性宽宏仁厚,即使别人冒犯他,他也不会跟别人计较,以学术技艺和文章出名。
(2)①诛,诛杀;免,免官。②坐,因为。③“伦诛”被动句式;“坐免”省略句,应为“詹坐免”。④司马伦被杀,应詹因此受牵连而被免官。
(3)①诡,一词多义,欺诈。②相,副词,互相。③固定句式,“怎么……呢”。④诸葛仁林怎么像乐毅那样不忠诚呢!
参考译文:
应詹,字思远,汝南南顿人,魏侍中应璩的孙子。应詹幼年便成为孤儿,由祖母抚养。十余岁时,祖母又去世了,应詹为祖母服丧时痛不欲生,扶杖才能支撑而起,于是以孝顺闻名。家中财富很多,应詹年龄稚弱,便请同族人共居一处,把资产交付给他们,感情如同至亲,人们由此觉得应詹不同寻常。(应詹)在弱冠之年就出名了,他天性宽宏仁厚,即使别人冒犯他,他也不会跟别人计较,以学术技艺和文章出名。司徒何劭见到他说:“此人是个君子啊!”最初被公府征召,为太子舍人。赵王司马伦任他为征东长史。司马伦被杀,应詹因此受牵连而被免官。成都王司马颖起用他为掾。当时骠骑从事中郎诸葛玫背弃长沙王司马 而投奔邺,大谈司马 的过错。诸葛玫浮躁而有才气和论辩能力,临漳人士无不趋附于他。应詹与诸葛玫是旧相识,感叹道:“诸葛仁林怎么像乐毅那样不忠诚呢!”始终没有去见诸葛玫。
考虑六方法——确保字字落实、文通句顺
考生通过“关注三考向”,找到了命题点后,接下来就是动手翻译的过程,先直译,确保字字落实;直译不畅再意译。翻译时,注意6点,我们将其总结为“谨记‘6字诀’,防范‘6失误’”。运用“6字诀”翻译语句,并非单纯考虑某种方法和技巧,而是将两种甚至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为了方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6字诀”,我们特地把“6字诀”分开来详细讲解。
【防范“6失误”】
失误1:该留不留,强行翻译
谨记“6字诀”:留
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包括: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留不译(译了,反而显得不通顺),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不译;②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
失误2:该换不换,文白混杂
谨记“6字诀”:换
换:①将文言词替换成现代汉语词;②将古汉语的单音节词替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③将古今异义词替换成古代汉语的意思;④将通假字替换成本字;⑤将活用的词替换成活用后的词等。翻译要彻底到位,以防文白混杂,不伦不类。
失误3:该调不调,不合规范
谨记“6字诀”:调
调:即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在对译的基础上,将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过来,使译句畅达。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的句子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状语后置句,翻译时要将状语移至谓语的前面。②定语后置句,翻译时要把定语移到被修饰、限制的中心语之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应翻译为“寻求(寻找)一个可以派去回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③主谓倒装句,翻译时必须将主谓成分颠倒过来。如《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应翻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④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将宾语移到动词或介词之后。
失误4:该删不删,画蛇添足
谨记“6字诀”:删
删:即把没有意义或不必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文言句子中有些词,如句首语气词“盖”“夫”、音节助词“之”、用于特殊场合的连词“而”等,在翻译时删去之后也不影响译文的准确、通顺,便可删去不译。
失误5:该补不补,语意错误
谨记“6字诀”:补
补:即补出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或隐含的成分,如句子中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以及介词“于”等,从而使句意完整。
失误6:该变不变,语意不畅
谨记“6字诀”:变
变:指根据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考生翻译句子时,往往上述五种方法都用上了,还难以准确翻译,尤其是碰到文言文中运用修辞或典故的地方,应学会灵活变通地翻译。如:①对比喻句的翻译,应尽量保留比喻的说法,如果不能保留,只译出本体即可。如《过秦论》中“金城千里”,可译为“辽阔的国土,坚固的城池环绕,牢固可靠”。②对借代句的翻译,一般只要把所代的事物写出来就可以了,如可以将“缙绅”“三尺”“纨绔”分别翻译成“官员”“法律”“富家子弟”。③对委婉说法的翻译,只要将委婉语句按照现代汉语的用语习惯表述出来就可以了,如可将“会猎”“更衣”翻译成“出兵征伐”“上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