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历史学科教案
上课时间 | 第九周 | 课程内容 | 第四课 |
本节课教学目标 | 教师目标 | 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的创立、军机处 | |
学生目标 | 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的创立、军机处 | ||
本节课重难点 | 重点: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的创立、军机处 难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影响 | ||
教学过程 | |||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教师先介绍背景:明朝建立初期,社会矛盾复杂,政局动荡不安。面对严峻形势,明太祖不断总结经验,寻找巩固封建统治的办法。明太祖认为,元灭亡的原因之一,是“君不能躬览庶政”,君主不够专制,导致“主荒臣专,威福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为此,明太祖对国家机构进行了改革,加强君主专制。 设问:纵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哪两大基本矛盾? (学生回答: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丞相的设立起源于何时?有何职权? (学生回答:秦朝)对,从秦朝开始的这种君主丞相制度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其特征是在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之下,同时存在一个“常丞天子,助理万机”(《汉书·百官表》)的丞相或者相国。皇帝通过丞相治理国家,丞相既对皇帝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又是百官之长,所谓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另一方面,丞相的存在,客观上起着制约君主的作用,故使皇帝时时忌惮。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完善,就是皇权对相权的分离、削弱的初步成功,如今明太祖又是如何做的呢? 明太祖分散和削弱臣僚权力,使“权不专于一司”。改革过程如容: 在地方:废行中书省,实行三司分权,相互牵制。元朝的行中书省是从大都的中书省分设出来的,它总管一省的行政、军事和司法,职权很大,后来四方兵起,中央根本指挥不动,俨然成为一个独立王国。明朝地方行政组织,撤销元朝路一级的建制,形成省地县三级管理体制。明洪武九年,明太祖宣布废除行中书省,但仍保留省区,每个省区改设三司管辖,即:承宣布政使司(俗称“藩司”),统管地方民政和财政;提刑按察使司(俗称“桌司”),分管地方监察、司法;都指挥使司(俗称“都司”),分管军政。三司分立,互不统属,相互牵制,各向中央政府负责。 在中央,废丞相制,职权分给六部,隶属皇帝。明初承袭元制,在朝廷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丞相权力很大。明太祖把中央大权分给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明洪武十三年(138),明太祖借有人告发中书省丞相胡惟庸有不法行为,一方面他将胡惟庸以擅权枉法的罪名抄家灭族,另一方面,宣布撤销中书省,废除宰相,将六部升格,由其亲自掌管,国家政事由皇帝一人决断,并且下令今后不许任何人再提设宰相一事。“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明太祖实录》)把中国的专制君主制政体推向了顶峰。 这样,自秦汉以来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废除了,也改变了有史以来君主通过相职管理国家的历史,君主成为国家的行政首脑,极大地加强了皇权。 二、内阁的创立 宰相制度废除后,由于行政量巨大,事务繁忙,各种奏章批阅,施政方略的出台,大事小事的处理皆需皇帝裁决。皇帝不但精力不够,才能和经验也难以胜任。为此,明洪武十五年,又设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传旨当笔”,充当秘书。明成祖以后,职权越来越大,不但“参与机务”,而且成为国家中枢机构,形成内阁制度。 设问:明朝的内阁制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概括指出:明朝虽设置内阁,但内阁的职责只备顾问。 设问:明朝的内阁制与西方的内阁制度有什么重要不同?可以先对西方的内阁制度作一下介绍,然后比较得出结论。 内阁作为政府机构始于英国,是由英国国王的最高咨询机关——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的。以后为许多国家采用。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议会内阁制。 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内阁制的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首相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组织内阁。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内阁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阁员必须集体辞职,或由内阁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大选。新议会如果仍对内阁表示不信任,内阁则必须总辞职,由国家元首任命新首相组织新政府。首相(或总理)是内阁政府首脑,主持内阁会议,总揽政务,拥有任免内阁成员和所有政府高级官员的权力,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对内对外的重大方针政策。 由此可见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而西方内阁是权力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并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 三、君主专制的顶峰 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内阁 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及民族自身的狭隘性,清政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首崇满洲”的原则。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最高的决策和中枢机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前者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它全部由满洲贵族和八旗首脑组成,汉人不得参与。这种早期的氏族贵族会议制度,早在入关前就已确立,入关后依然保存。凡军国大事均由议政王大臣共同裁定,这就是人们通称的“国议”。而1658年顺治帝将内三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改为内阁,负责起草、传达诏令,代批拟旨等。内阁的最高长官是大学士,地位很高但没有实权,实际上只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清朝内阁的权力和地位远不如明代内阁那样高,只辅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负责票拟谕旨,批答奏章等,并不具有实际的决策权力,仅仅是名义上的决策机关,屈尊于“国议”之下。 教师可以提供相关文献资料:“(顺治年间)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来引导学生分析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皇权之间的关系。 最后指出:这种政治体制,使权力分散于诸王公贵族,随着入关后形势的变化与发展,专制集权趋势的日益加强,它越来越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障碍。 2.南书房 为了适应统一事业的完成和君主集权政治的需要,康熙帝亲政后,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当值的翰林院学士陈陪同皇帝读书写字外,也参与机密,替皇帝草拟谕旨,实际上成为皇帝的机要秘书班子。从此,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削弱。康熙帝把中枢权力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者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手中。 由于“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一些满洲贵族往往借此压制皇权,造成“诸王大臣签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因此清初屡屡出现大臣专横擅权的局面。所以,清统治者到雍正时,又设立军机处。 3.军机处及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 军机处原名军需房,最初是为了筹划西北军事而设(始于1726年,1729年正式改为军机处)。军机大臣由皇帝选派“亲臣、重臣”担任。这里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军机处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重大区别。军机处虽然逐渐发展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核心机构,“承旨、出政皆在于此”,但它并没有议政王大臣会议那样的决定权。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连讨论的权力也没有。对皇帝的决定,军机大臣只能唯命是从,“跪受笔录”,然后负责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军机处的设立,取代了南书房,使内阁职权进一步缩小,更使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时,议政王大臣会议撤销。国家一切政务,均由皇帝一人独断朝纲。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设问:从清初统治者设立议政大臣会议到设置军机处,说明了什么?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通过分析概括出:清初议政大臣会议到军机处的设置,说明了君主专制进一步的强化,封建专制制度走上腐朽。关于影响可概括为:它基本上理顺了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关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使民主制度难以形成,思想控制强化,不利于社会改革,表明封建制度正在走向衰落(应发挥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在积极思维下的一切成果) 对于教材最后一段内容,设计如下一个课堂研讨题。让学生课前查找有关资料,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对比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的历史,了解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发展趋势? 【课堂研讨】 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的封建国家都进行了加强君主专制的改革措施。如东方有康熙大帝,西方有路易“太阳王”,他们都使中、法两国进入到封建的鼎盛时代。但改革却在中国和欧洲产生了不同影响。这是为什么?通过网络或有关论著,查找有关资料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启示:17、18世纪的中国在政治上空前强化君主专制,在经济上重农抑商,在外交上闭关锁国,影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发展;文化上文字狱,禁锢了文化。 17、18世纪的欧洲在政治上加强君主专制来反对罗马教廷的控制,却实行君主开明专制;在经济上实行重商主义;在外交上鼓励对外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文化上,启蒙思想蓬勃发展。 【本课小结】 自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以后,历代王朝都设置丞相制度,参与军国大事的处理。到了明代,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杯明太祖废除了,军国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后来,明朝虽设置内阁,但内阁的职责只备顾问。清朝虽设置军机处,但军国大臣也只是传达皇帝的旨意。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民主制度难以形成,思想得到控制强化,封建制度正在走向它的衰落。 | |||
课后作业 | 完成相应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