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家教-教案分享】-高一政治-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019-11-07 16:29:47     浏览次数:1034次

高一年级政治学科教案

上课时间

2019.11.04-2019.11.06

课程内容

第七课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课时)

本节课教学目标

教师目标

理性的分析目前我国存在收入差距的问题,提高综合分析的能力

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增强责任意识

学生目标

理性的分析目前我国存在收入差距的问题,提高综合分析的能力

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增强责任意识

本节课重难点

教学重点按劳分配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

教学难点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教学过程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通过西安,天津等地的人才大战引起学生兴趣,然后提出问题如何留住人才?

通过教师引导与讨论,得出结论——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导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一、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劳分配为主体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263页内容,说明什么是按劳分配?我国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它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处于什么地位?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1)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教师点拨:在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必须而且只能是按劳分配,同时这种劳动是社会劳动。

教师活动:我国在公有制经济中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

2)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分配制度是生产关系的重要方面,一个社会的分配制度直接取决于生产关系,取决于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是所有制结构的主体,因此决定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

第二,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产品采取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直接联系,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没有实现高度发达,劳动产品没有达到极大丰富,还不能实行按需分配。

第三,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在当前的生产力状况下,我国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别,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因此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必须体现人们劳动的差距。

教师活动: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中如果实行平均分配会出现什么后果?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如果实行平均分配,必然导致懒汉的出现,劳动者的积极性不能很好地调动起来,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和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整个社会的发展必然缓慢,最终导致共同贫穷。

教师活动:可见,社会主义阶段,实行按劳分配既是客观经济条件的要求,在实行按劳分配的同时,也体现了优越性。

3)坚持按劳分配的意义

教师总结: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同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会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也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就是活动:既然按劳分配有这样重要的意义,它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占怎样的地位?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

4)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现实表现

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主体地位。首先,从整个社会收入分配结构看,虽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但由于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所以按劳分配必然是主体;同时,劳动者中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占多数,所以按劳分配方式必然是主体。其次,从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收入结构看,尽管目前公有制企业个人收入来源逐渐多样化,但在各种报酬中,按劳分配部分的收入仍然占较大比重。最后,从按劳分配对其他收入方式的影响看,公有制企业劳动者按劳分配的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经济活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3页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发表见解

教师引导:在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除去按劳分配之外还存在多种分配方式,到底还有哪些?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为什么在我国存在多种分配方式?这些问题,我们将通过下面内容的学习来了解。

1)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教师活动:为什么我国所有制结构和我国的分配制度有相同的地方?都以某某为主,多种并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有什么内在联系?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这种分配方式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分配方式。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分配方式,必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

这种分配方式也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公有制是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只能实行按劳分配。但在其他多种非公有制经济中,就不能按劳分配,而只能采取其他非按劳分配方式。

这种分配方式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2) 多种分配方式的主要形式

第一、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在这里劳动者充当了什么角色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

第二、 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受益分配。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4页漫画与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参与受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能要做到能分清一种分配属于哪种要素的收入。

教师活动:在我国为什么允许这些要素参与分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什么重要作用?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的结论

3)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

特别注意:按生产要素分配弊端

(三)课堂总结、点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具有客观必然性,也有重要的意义。

 

2课时 效率与公平

新课讲授

情境导入:几组贫富差距巨大的图片共同反应了什么社会现象?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讨论:公平就是消灭差别,有差别就不公平。人人平均、不存在差别才是公平。出示邓小平的观点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现在看来这个路子是对的。问:邓小平的观点说明了什么?经讨论得出结论人人平均,否认差别,不是公平

出示材料:材料一:农民对看病难编了顺口溜: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做个阑尾炎,白种一年田,大病拖,小病挨,快死才往医院抬。  材料二:一架机身标志着医疗字样的小松鼠型直升机,在沈阳上空做首次航空救护演练。据了解,这种空中救护车,是专为富人设计的,租赁基本成本为5000元左右。问: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经讨论得出结论差别过于悬殊也不是公平

问:结合上述两方面的分析,你怎样认识公平?讨论得出结论有差别,且差别合理是公平

出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问:孔子的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讨论得出结论:我国坚持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和意义:它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2、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出示材料金融、电力、交通运输业等高收入行业从业人员平均收入较农林牧渔业、建筑和采掘业等低收入行业从业的平均收入要高4.6倍。及相关漫画《提款机》、《垄断行业》。问:材料及漫画共同反映了我国分配领域存在什么问题?对我们实现社会公平有什么启示?经讨论得出结论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制度保障。)

出示在我国初次分配领域,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已是一个普遍现象,并且这种差距有逐渐拉大之势。在发达国家,工资一般会占企业运营成,50%左右,而在中国不到10%。发达国家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55%以上,在中国则不到42%,并呈下降趋势;资本回报的比重却节节上扬。及漫画《施舍》。问:材料和漫画共同反映了我国分配领域存在什么问题?对我们实现社会公平有什么启示?经过讨论得出结论强调保证两个合理比重’-------重要举措(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为帮助学生理解材料,出示资料介绍初次分配是指企业作为分配主体,将国民收入在国家、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分配,生产要素的提供与报酬支付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初次分配关系。  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结果基础上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政府通过税收、提供社会保障和福利、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重点调节地区、城乡、部门、不同群体之间、在职与退休人员之间的收入关系,防止收入差距过大,保障低收入者生活。

看书思考:怎样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要初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初步提高最低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电脑城A店现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要求:会普通话,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报酬:30/天。

电脑城B店现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要求:会普通话,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报酬:底薪10/天,每推销出一套学习软件可抽取10元佣金。

问: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采取哪种分配方式?为什么?

友情提示:区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的含义: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2、效率提高的内涵: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看教材漫画<<分配不公,企业破产>> 思考: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讨论得出收入分配方式公平和不公平对效率的影响。

3、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阅读教材,概括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有一致性。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b.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2)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4、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阅读教材,概括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提倡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福。

出示材料:江苏华西村的致富观:天下皆穷我独富,我富也穷;天下皆富我亦富,此富真富。问:华西村的致富观反映了什么经济学道理?

课堂小结

围绕收入分配公平讲解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

板书设计

一什么是收入分配公平

1.含义

2.表现

二为什么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三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1. 根本上

2. 制度保证

3. 初次分配

4. 再分配

5. 效率和公平

课后作业

完成相应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