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开学,宅而不荒?这个法宝必须让孩子知道!

2020-02-03 11:20:32     浏览次数:1266次

哈佛研究发现:做不做家务竟影响孩子一生!提高的不仅是情商和智商, 哈佛大学曾经一项长达二十多年的跟踪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

与此同时,中国也有调查表明:做家务的孩子学习更好。2014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2万多名家长和2万名小学生进行的家庭教育状态调查中表明:在孩子专门负责一两项家务活的家庭里,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为86.92%,而认为“只要学习好,做不做家务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仅为3.17%。

我们常常会在美国的电影中看到,不少孩子小小年纪就已经能帮家里除草、做木工,有着超强的动手能力。这些不仅是培养孩子自立能力的方式,也是在告诉孩子,他们在家庭中负担起自己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

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许多省市已推迟开学,孩子在家时间变得更多。突然有了这么多时间,家长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度过这段时光呢?

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把自己的时间用在了什么地方,却决定了人生的差距。笔者建议您,一定要和孩子安排好假期的时间规划,充分利用好假期时间,多做几件有意义的事,培养一些可以受益终身的好习惯。其中在假期让孩子练习做家务很是必要。

现如今,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倍受宠爱。家长不妨趁假期时间,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适时地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增强孩子的责任心。

A 可以让孩子做什么家务

曾出过8本畅销书的美国育儿专家伊丽莎白潘特丽,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设计了一份《儿童学做家务事年龄表》。她指出,做家务是孩子建立自信的一种方式,并能帮他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这份《儿童学做家务事年龄表》上列着:

9—24个月: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让宝宝自己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等;

2—3岁: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如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除了以上技能外,还要喂宠物,到大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睡前帮妈妈铺床,饭后自己把碗盘放到厨房水池里,并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4—5岁:要学会准备餐桌,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准备自己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6岁: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并且学会收拾房间的技能;

7—12岁:需要学会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擦地,清理洗手间,扫树叶,扫雪,会用洗衣机。

13岁以上:换灯泡,换吸尘器里的垃圾袋,清理冰箱、灶台,修剪草坪等繁杂的家务也被列入清单。

对这份清单,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叶斌表示,家务的确能教会孩子实际生存的技能,并从中领悟到人生的道理,帮他们更好地从幼年到成年过渡。

比如让4-5岁的孩子准备餐桌。这个时候如何发挥指令很重要,如果一个模糊的指令,“把餐桌收拾好”,就会让孩子困惑。家长需要把一个任务分拆成一个个步骤,从帮家长拿筷子开始,慢慢让孩子开始帮忙摆盘子,这样他才会确切地理解家长的要求。

B 家务劳动的好处,是未来成功的基本要素

对于家务活,所有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有人认为自己是干大事的,但干大事的人连生活都不能自理,应该是不值得提倡的。让孩子帮忙干点家务活,有利于增进亲情,使一家子其乐融融。专家指出,家务劳动对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锻炼和发展孩子的动作技能

家务劳动对成人来说是轻车熟路,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挑战,尤其是年龄越小的孩子,因为他的动作技能尤其是精细动作不是很发达,他需要统合他的各种动作技能来完成某项家务劳动。

二、促进孩子认知能力的提高

家务劳动往往整合了很多认知技能,有分类的能力、对数字的概念,还有颜色、形状等等。比如五六岁的孩子刷碗,刷盘子,刷完之后他要分类来放,同时他可以说出刷了三个盘子,四个碗,这又是一种数的概念。包括碗的颜色是什么,形状是圆形的,还是椭圆形的。

三、增加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善于换位思考。

家长总说孩子独立性差,其实是家长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不管孩子多小,但他是一个独立的人,需要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对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很重要。

对于一个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很重要:他既明白父母的艰辛,学会关心谅解别人,又能有效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有益身心健康。所有这些的前提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孩子从小接触家用电器,学会使用和简单维护,对他学习知识有很大的帮助。平时的耳濡目染使书本上抽象知识形象化,而且学到的知识又使他明白许多光和电的原理,互相促进中,他的学习成绩也能得到提高。当然,最重要是要在绝对安全的前提下,父母要先给他讲清楚用电用火的安全知识和防范措施。曾经到亲戚家作客,看见他家十岁左右的男孩子拔出电风扇的插头时,抓住电线,用力往外一扯。不禁吓了一跳。

有人认为,家务活没有什么技术性可言,长大了自然就学会了。学什么知识和技能都有最佳年龄段,一个失学的人你让他在中年阶段回去上小学就不太可能,因为他没有孩子的记忆能力和好奇心。童年和少年阶段学会干点家务和学会生活自理就是最佳阶段,生活中确实有人三十好几不会干家务,不要说买菜做饭,他甚至洗碗都干不好,不是洗不干净,就是把一大堆盘碗摔个稀巴烂。

家务活不易做,只有你亲自做了家务,才知道平时父母亲为自己付出了多少。有些啃老一族,成年了还习惯于把父母当作“免费保姆”来用,这样的人,如果是“员工”,你也很难指望他在工作上会主动从公司 、领导、部门其他同事、以及其他部门同事的立场考虑问题。连自己年迈的父母、爷奶都不知道心疼,怎么会去心疼别人。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的许燕教授曾直言:现在的中国家长们往往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生活技能等基本生存能力的培养,殊不知这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并没有好处。

北京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教授崔永华说:

交给孩子一项家务,实际也是让他们承担起一份责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遇到困难和麻烦,但是孩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责任意识都可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培养。通过做家务,孩子还可了解和体会父母抚育自己的艰辛,产生体贴之情,学会爱父母,学会为他人着想。

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会有更强的责任心、主动意识。

在家庭中,家长应该有意识地让孩子感受到他也是家庭当中的一分子,有责任和义务为这个家做些什么,擦桌子,洗菜,扫地这些家务劳动是他的义务,而不是帮别人干活。要让孩子感到自己是有用处的,这样就会让他产生自豪感和责任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接触面的扩大,这种责任心和自豪感会不断地增长和扩大。

习惯主动做家务,眼里更容易有活儿,会养出一双善于“发现活”的眼睛。发现活,然后才能谈得上愿意主动去做、并能力争做好。而经常性地主动做各种家务,自然会培养出一份自觉的责任心,一份习惯性的主动精神。经常帮忙干点家务活的孩子一般比较懂事,有积极乐观的心态,乐于助人,身体素质也比较好,当他走进社会时,相对也容易与人融洽相处。

一个眼里没活,只会做别人交代的任务,且拨一颗才动一颗的人,通常只能做最基层的员工,不太可能会升职到管理岗,因为他不会主动帮助领导分担更多责任、创造更大价值。

C 孩子不愿做家务的原因

做家务对孩子来说,刚开始的时候会非常兴奋地帮忙整理玩具,帮妈妈摆餐桌、扫地、倒垃圾,但一旦他们发现这些家务在重复,很无聊,他们就会躲得远远的,对父母的要求充耳不闻。

除了家务事不像孩子的其他游戏那样有趣之外,造成孩子们排斥做家务的原因往往来自父母本身。

1、强制的责任让孩子变得逆反。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做一些事情,最好用夸奖、认同、支持和鼓励等情绪来代替“责任”这类有压力的词,如果我们总是使用家长权威,孩子可能在长期的强制下会变得拒绝甚至逆反。

2、孩子的成绩遭到轻视或者否定。

我们在要求孩子帮忙做家务的时候,总免不了担心孩子会帮倒忙。这种担心无意识地通过我们的语气和态度以及不耐烦透露出来,让孩子觉得他们的帮助是不重要的、附加的。比如,孩子动作慢一点,我们就会露出不耐烦的神情,尤其是当我们着急的时候,总是说:“算了,让我来吧,这个你做不了!”甚至我们在帮孩子们整理他们乱七八糟的玩具时,也会在他们面前展示出:你看我比你快多了。

在孩子们的眼中,似乎没有多少长期帮忙做家务的理由,因为成年人做得更快,而且更好:摆餐桌、洗碗、打扫,还有倒垃圾,所有这些活儿成年人都会轻而易举地完成,好像让孩子帮忙只是给他们一个表现的机会似的。而孩子们都是敏感的,即便是很小的孩子也能够非常清楚地感觉到他们对我们的帮助是否真的被需要。如果他们看不到自己被需要或者被肯定,自然也就丧失了对这件事的兴趣。

D 假期孩子做家务建议

1. 教孩子做家务时,我们可以用请孩子帮忙的口吻来说,例如,“帮妈妈把饭桌擦了吧!”这种说法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因为孩子认为:“我是去帮助别人啊!不是妈妈命令我,我才去做的啊!”慢慢地也会让孩子养成帮助别人的习惯。

2.定出切合实际的标准。家长可以先做出示范,然后陪孩子一起做,最后让孩子自己做。如果孩子想按他自己的方法去做,也不要妨碍他。如果孩子并没有尽力去做,就要坚持让他好好地重做一遍,并注意规定一个合理的截止时间。

3.不要使用“利诱”。孩子做完一件工作,父母最好的报酬就是给他一个微笑,搂抱他一下或者说一声“谢谢”。在孩子能听到的范围之内告诉别人你多么自豪,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